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北纬29度16'30"~29度43'42",东经103度10'30"~103度37'10",海拔3099 m,相对高差近2 600m,森林覆盖率93%,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峰峦迭嶂,飞瀑流泉,植被繁茂,以其雄秀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峨眉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自然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独特,生物气候垂直带明显,在天下名山中实属罕见。峨眉山富集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植物学工作者,他们通过标本采集和研究,发现了大量的新植物。峨眉山现代植物分类研究始于19世纪。1887年,英国人E.Faber首次到峨眉山采集。我国首次到峨眉山进行植物学考察的学者是方文培教授,他从1927年起多次到峨眉山考察,为峨眉山植物区系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峨眉山植物的采集和研究工作。《中国植物志》、《四川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的编辑和出版,为峨眉山植物区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峨眉山的植物资源本底的原始文献极为分散,缺乏系统性整理。峨眉山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后,迫切需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整合植物区系的基本信息,为峨眉山自然遗产的保护、数字化管理以及特色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在中共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立项开展了"峨眉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峨眉山植物》编研"的工作。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持,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四川省中药学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峨眉山生物站、日本东方植物文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国家种苗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俄罗斯科学院科马洛夫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参考了《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四川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峨眉植物图志》、《四川植被》、《中国树木志》、《峨眉山志》、《峨眉药用植物》、《四川濒危珍稀植物》等著作和《植物分类学报》、《云南植物研究》、《川药校刊》等刊物,考证了国内主要标本馆的标本,对峨眉山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补充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峨眉山植物名录。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自然概况由王祺执笔;第二章濒危和特有植物由石雷和魏来执笔,模式植物中苔藓植物由吴鹏程执笔,蕨类植物由张宪春执笔,种子植物由李振宇、邬家林和许介眉执笔;第三章资源植物由庄平执笔;第四章高等植物名录、苔藓植物门苔类由李粉霞和汪楣芝执笔,藓类由贾渝执笔,蕨类植物门由张宪春、王丽执笔,种子植物门主要由李振宇和荻巢树德执笔,其中兰科和爵床科分别由郎楷永和邓云飞执笔。附录发表2个新组合和2个新变种,附有中文名和拉丁名分科索引。
本书共收载了峨眉山高等植物280科l271属3703种,包括苔藓植物70科196属402种、蕨类植物45科105属430种、种子植物165科970属2871种。附有照片454张。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峨眉山濒危植物共有158种,
隶属于21科77属。
峨眉山有特有植物43科79属106种,包括苔藓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4科8属11种、种子植物37科69属93种。引为模式的峨眉山植物为569种,其中,苔藓植物3科3属3种、蕨类植物21科49属121种、种子植物84科253属445种。